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下周CPI数据或刺激降息50基点,聚焦中美欧经济数据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受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影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美股与加密货币整体仍呈震荡格局。展望下周,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多项关键经济数据发布及政策事件,其中CPI数据表现与降息预期之间的张力尤为值得关注。

image.png

  • 周一23:00,美国将公布8月纽约联储1年通胀预期;
  • 周二22:00,发布2025年非农就业基准变动初值;
  • 周三09:30,中国公布8月CPI年率;
  • 周三20:30,美国发布8月PPI数据;
  • 周四20:15,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
  • 周四20:30,美国发布8月CPI数据及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 周四20:45,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 周五22:00,美国公布9月一年期通胀率预期初值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但此后降息路径仍具不确定性。有部分市场观点甚至预测,9月可能出现50个基点的超预期降息。

周一通胀预期前瞻:市场情绪风向标

周一23:00将发布美国8月纽约联储1年通胀预期数据。这一数据是市场判断通胀走势的重要先行指标,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明确的指向意义。若通胀预期持续升温,可能强化美联储维持紧缩政策的立场;相反,若预期走低,则会为降息提供更多空间。投资者可借此数据预判美联储在通胀管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政策权衡。

周二就业数据初值:非农修正值暗藏玄机

周二22:00将公布美国2025年非农就业基准变动初值。这一数据是对历史就业数据的修正,可能改变市场对就业趋势的判断。尽管初值本身不反映最新就业状况,但修正幅度会影响对整体劳动力市场的评估,进而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预期。投资者需关注修正值是否显示就业市场比此前认知的更弱或更强,这可能成为后续利率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周三将迎来中美通胀数据的直接对话。北京时间09:30将公布中国8月CPI年率,随后在20:30发布美国8月PPI数据。这两项数据将揭示全球两大经济体截然不同的通胀走势。

中国持续面临通缩压力,CPI走势将影响其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而美国PPI数据则关乎生产成本传导至消费端的可能性,进而影响美联储利率决策。这两个经济体的通胀数据对比,将清晰展现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格局——中国可能需要进一步刺激经济,而美联储则需权衡降息幅度与通胀反弹风险。

周四将迎来本周最密集的经济数据发布,欧洲央行利率决议将于北京时间20:15公布,随后在20:45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与此同时,美国方面将在20:30同步发布8月CPI数据和截至9月6日当周的初请失业金人数。这两大经济体的关键数据将在同一时段密集出炉,预计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周五收官战:通胀预期与消费者信心终极PK

解析美国9月一年期通胀率预期初值

周五22:00将公布美国9月一年期通胀率预期初值。这一数据是衡量消费者对未来通胀水平判断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由于通胀预期往往能反映实际通胀走势,该数据对判断整体经济状况和利率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评估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对经济预测的价值

同日公布的还有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该指数通过调查消费者对经济状况的感受和预期,为预测消费支出趋势提供关键依据。消费者信心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行为,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这一指数备受市场关注。

降息悬念未解:25基点还是50基点?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几乎是确定无疑的。然而,真正的悬念在于后续的降息节奏。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市场权威人士正押注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降息——他们认为9月17日或许会迎来一次出人意料的50个基点降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