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TH行情 > 正文

诺沃格拉茨:金库热潮退去,RWA重塑金融格局?

“加密货币金库公司的爆发式增长已触及天花板,传统资产的链上迁移才是下一个超级周期。”Galaxy Digital创始人迈克尔·诺沃格拉茨的论断,为持续高热的数字资产市场投下一道冷静的注脚。当MicroStrategy等标杆企业掀起的“加密囤币”模式渐显瓶颈,一场由华尔街巨头主导、以RWA(现实资产上链)为核心的金融数字化革命,正悄然改写市场逻辑。  

image.png

一、加密金库公司:从野蛮生长到存量博弈

加密金库公司的崛起,实则是传统资本曲线布局加密敞口的探索。这类企业通过公开市场融资,将资产负债表与比特币、以太坊等代币深度绑定——其中MicroStrategy(已更名为Strategy)以持有超15万枚比特币成为行业标杆。美国监管环境的友好化(如2025年SEC对代币化资产的分类指引),推动该领域近两年新增30余家玩家,部分甚至将Solana等小众代币纳入配置。  

但诺沃格拉茨的判断直指核心:行业已从“量增”转向“质变”。头部企业如BitMine和SharpLink凭借先发优势持续扩张,新进入者却面临融资难度陡增与合规成本高企的双重挤压。Galaxy Digital数据显示,其合作的20余家金库公司虽带来20亿美元托管资产及稳定管理费收入,但市场集中度已从2023年的CR5=45%升至2025年的68%,尾部玩家生存空间正快速收窄。  

二、RWA浪潮:传统金融机构的链上突围

在诺沃格拉茨眼中,RWA不仅是加密行业的“破壁者”,更是传统金融巨头的“转型钥匙”。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已在2025年财报中将RWA列为战略重点,背后逻辑清晰:

- 监管兼容性:国债、贷款等RWA底层资产可纳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合规摩擦远低于纯加密资产;

- 收益确定性:债券利息、租金等现金流为链上产品提供稳定收益锚点,契合银行业务逻辑;

- 效率红利:区块链的实时结算与可编程特性,可将传统金融交易效率提升70%以上(世界经济论坛数据)。  

RWA落地呈现两条路径:稳定币向资产端延伸(花旗数据显示2025年月结算量达6500-7000亿美元,为RWA提供支付基建),以及代币化金融资产直接发行(Ripple与波士顿咨询预测2033年市场规模将破18万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增长率53%)。  

三、现实挑战:流动性迷宫与监管拼图

尽管前景广阔,RWA大规模落地仍需跨越两道关卡。技术层面,“流动性碎片化”是核心难题——若苹果股票代币化后分散在多条公链,跨链交易摩擦将导致流动性割裂。诺沃格拉茨直言:“链上金融的终极形态是统一账本,但各链互操作性仅实现30%。”  

监管层面,SEC的“Project Crypto”虽释放积极信号,细则却尚未明确。代币化国债的管辖权划分、智能合约的法律有效性等问题,仍待规则落地。此外,散户参与门槛高(某RWA债券产品最低投资额度达10万美元)、资产估值体系缺失等,也制约着市场扩容。  

结语

诺沃格拉茨的判断揭示了数字金融的底层逻辑转换:从“加密原生”到“传统资产数字化”的范式迁移。加密金库公司的阶段性使命,或许正是为RWA浪潮培育基建与市场认知。当华尔街巨头带着资本与合规经验入场,这场由代币化驱动的金融革命,或将重新定义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而留给行业的时间窗口已不多——Galaxy Digital财报显示,传统机构的RWA布局正以季度为单位加速推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