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lassnode最新数据监测显示,比特币的非流动供应量在8月下旬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430万枚BTC。这一数据反映出市场中高达72%的流通比特币处于长期休眠状态,突显了持有者普遍的“囤币”行为,即使在价格波动中仍未出现大规模抛售。

比特币的非流动供应量已达到历史新高。截至8月下旬,该数值突破1430万枚BTC,较过去30天内净增长约2万枚。在流通的1990万枚比特币中,高达72%的供应量处于非流动状态,主要由长期持有者和采用冷存储方式的投资者所控制。这一现象表明,尽管市场存在波动,大量比特币仍持续处于“沉睡”状态。
长期持有者持续增持的囤币策略
Glassnode数据显示,比特币非流动供应量持续攀升,反映出长期持有者仍在坚定执行囤币策略。这些持有者通常具有极少的历史支出记录,意味着他们更倾向于将比特币视为长期储值资产而非短期交易标的。在8月下旬,非流动供应量突破1430万枚BTC,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过去30天净增2万枚BTC,显示出囤币行为仍在持续。
冷存储投资者的锁仓行为分析
冷存储投资者作为非流动比特币的主要持有群体,其锁仓行为对市场流动性产生显著影响。这类投资者通常将资产存储在离线钱包中,几乎不参与日常交易活动。数据显示,在流通的1990万枚BTC中,约72%处于非流动状态,主要由这类长期持有者和冷存储投资者持有。他们的持币行为表明对比特币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念。
市场波动期仍保持净流入的特殊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即使在市场出现明显波动期间,非流动供应量仍保持净增长态势。8月中旬比特币价格创下12.4万美元历史新高后出现约15%的回调,但非流动供应量却逆势上升。这一特殊现象表明,持有者并未因短期价格调整而选择抛售,反而继续累积比特币,显示出对资产长期价值的信心。
价格过山车中的定海神针:持有者为何不为所动?
尽管比特币在8月中旬创下12.4万美元的历史新高后,经历了约15%的价格回调,但非流动供应量却持续逆势增长。这一反常现象表明,持有者并未因短期价格波动而选择抛售。投资者似乎对市场调整展现出明显的免疫心态,即使面对价格过山车式的变化,仍坚持持有或继续增持比特币。
非流动供应量持续攀升对流通市场的影响
比特币非流动供应量持续增长已突破1430万枚,这一现象正在深刻影响流通市场。大量比特币被长期锁定,导致实际流通量显著减少。这种供给收缩效应可能加剧市场的供需失衡,为价格波动埋下伏笔。
长期持有趋势反映的市场信心变化
数据显示,过去30天非流动供应量净增2万枚BTC,这表明投资者对比特币的长期价值充满信心。即使在价格出现15%回调的情况下,持有者依然选择囤积而非抛售,这种"躺平"策略反映出市场参与者更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波动。
供需失衡可能引发的未来价格预期
流通的1990万枚BTC中,约72%处于非流动状态。这种大规模的囤币行为创造了显著的供需缺口。如果这种趋势持续,流通供给的减少可能会在未来推动价格上涨,特别是在市场需求保持稳定或增长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