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高层对区块链技术的态度正发生转变。副主席米歇尔·W·鲍曼(Michelle W. Bowman)周二在2025年怀俄明区块链研讨会上明确呼吁,监管机构应主动接纳区块链与数字资产在银行系统的应用。她将时刻定义为"金融系统思维转变的起点",并直言区块链技术的潜在影响堪比工业化与互联网革命,这一表态引发加密货币市场对传统金融体系革新的密切关注。

鲍曼在演讲中重点点明银行业三大潜力方向,其中资产代币化被视为解决所有权转移痛点的关键。这项技术允许转让方在无需更换托管人或移动实物资产的情况下完成权属变更,虽已有部分银行启动相关探索,但距离行业广泛应用仍有明显差距。她强调,技术落地的瓶颈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监管环境的适应性。
政策层面的进展为技术应用提供了支撑。鲍曼特别提及通过的GENIUS法案,该法案已将稳定币定位为"金融系统固定组成部分",有望重塑传统支付渠道。美国银行监管机构正加速推进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制定,试图在创新与风险防控间找到平衡点。
对于监管态度的转变,鲍曼的表述颇具突破性。她坦言,监管机构历来对新技术持"谨慎与怀疑"态度,但形势下,这种心态亟待转变。美联储已明确不再将"声誉风险"纳入监管考量,旨在缓解数字资产领域"去银行化"趋势。"我们的监管方法绝不能惩罚或禁止银行为合法经营的客户提供服务,"她强调。在此基础上,鲍曼提出区块链监管框架的四大原则:确保监管确定性、规则精准校准、与消费者保护法衔接,以及维持美国在金融创新领域的竞争力。她甚至建议允许美联储工作人员持有少量加密货币以深化技术理解,形象比喻道:"没穿过滑雪板的人,怎能教人滑雪?"
站在这一金融变革的十字路口,鲍曼的结论清晰而紧迫:监管机构要么主动塑造未来,要么面临被时代甩在身后的风险。这场演讲透露出的监管转向信号,或将为区块链技术在传统金融体系的渗透扫清关键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