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场出现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多家因重仓加密货币而股价飙升的企业,其“加密货币金库策略”正遭遇严峻挑战。这些公司在靠加密持仓推高股价后,一旦启动股票增发融资,便引发投资者对股权稀释的恐慌,导致股价在备案后急速下跌。这场由融资行为触发的市场波动,不仅暴露了散户的敏感情绪,也让企业估值与实际资产价值的背离问题浮出水面。

核心事件与市场反应
生物科技公司ETHZilla(原名180 Life Sciences,ETHZ.US)转型以太坊持仓平台后,因披露持有价值3.5亿中文美元的以太币,股价曾单日暴涨200%。但上周四该公司宣布拟融资5亿中文美元股票增发计划后,股价当日暴跌29%。其他加密资产持仓企业同样难逃冲击:SharpLink Gaming(SBET.US)6月13日向美国证交会提交特定投资者股票出售备案后,股价单日重挫72%;7月,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US)申请发行20亿中文美元证券的备案,直接导致市值蒸发40%。
散户恐慌原因剖析
散户投资者普遍将企业的融资备案解读为离场信号。他们既担心股权被稀释,又预判备案股票将大量流入市场,因此纷纷获利了结。此外,这些企业的估值往往是实际加密资产价值的数倍,这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不安情绪。Lowenstein Sandler LLP合伙人Daniel Forman指出,当持有加密货币的企业提交股票备案,部分持股者就恐慌性抛售,认为将面临股票供给洪峰,但在很多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且投资者在备案尚未生效时甚至无法出售股票。
企业应对与市场表现
面对股价回调,ETHZilla董事长McAndrew Rudisill则认为,这是股价在暴涨后向企业以太坊持仓价值的合理回归。“2-3倍市净率或是较合理的估值区间,公司正处在这个波段。”尽管波动剧烈,加密资产持仓策略仍为部分企业带来了超额收益:ETHZilla自7月底公布转型计划以来累计上涨136%,曾主营体育博彩技术的SharpLink自5月下旬转型后涨幅达210%。
专家观点与行业展望
散户投资者的态度则出现分歧。Reza Ibrahim投资了多家加密持仓企业,他预判行业已接近顶部,在SharpLink斩获150%收益后已清仓,并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加密货币预期下跌前全面撤资。56岁的Juan Plasencia则因标的估值相对同业较低,仅减持了半数SharpLink持仓,但在BitMine提交8020万股增发备案后,立即清空了所有持股。
Forman指出,备案文件的实际含义远非新闻标题那般简单,新兴投资者群体仍在学习理解这套市场机制。随着赛道日益拥挤,Sichenzia Ross & Friedman LLP创始人Gregory Sichenzia预言:“90%的公司将被淘汰。泡沫破裂、股价崩盘、融资渠道枯竭后,只有真正执行力强的企业才能存活。”
综合来看,美股加密持仓企业的“加密金库策略”在股权稀释恐慌下成效存疑,散户因担忧风险而选择抛售,企业估值与实际资产价值的差异问题凸显。未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这一策略能否持续奏效,哪些企业能在洗牌中存活,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