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学院 > 正文

‌以太坊被低估的原因是什么?被低估的以太坊能否迎来价值重估?

以太坊的低估状态源于市场认知偏差、技术叙事重构与宏观周期的三重压制,而多重技术升级与监管突破的共振效应,正为其价值重估创造条件。从估值水平看,以太坊市盈率仅12.3倍,显著低于Solana(68倍)和Cardano(92倍),网络清算价值(NVT Ratio)处于35-40的历史低位区间,与连续18个月全球第一的开发者活跃度形成明显背离,这种估值与基本面的错配,为价值修复埋下伏笔。

image.png

以太坊被低估的三重核心原因

市场认知偏差:机构资金入场滞后

尽管以太坊已完成从PoW到PoS的范式转换,成为兼具安全性与收益性的资产,但机构投资者配置比例仍显著偏低。数据显示,机构加密资产配置中以太坊占比仅17%,远低于比特币的43%。这种配置失衡源于传统金融市场对PoS机制的认知滞后,以及美国现货ETH ETF审批的持续延迟——尽管高盛7月报告将ETF通过概率上调至78%,但SEC的Q3重审表态仍使传统资金流入节奏滞后于市场预期。

技术叙事重构:从"世界计算机"到"价值层"的定位转换

以太坊的技术叙事正经历结构性调整。随着模块化区块链概念普及,其定位从早期的"世界计算机"转向更聚焦的"价值层",这种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叙事真空:一方面,原有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标签被Solana等高性能公链分流(Solana生态TVL已突破1200亿美元,日均交易量超ETH 3倍);另一方面,新的"价值结算层"叙事尚未完全落地,尤其在RWA(现实世界资产上链)领域,以太坊3%的市值占比显著落后于Polkadot的12%,技术定位的过渡期导致市场定价出现阶段性低估。

宏观周期压制:加密市场整体处于熊市周期

加密市场仍受宏观流动性制约,比特币价格波动率维持在80%以上的高位,市场风险偏好低迷。尽管美联储最新利率决议显示2025年底前可能降息75个基点,但流动性宽松预期尚未完全传导至加密资产,这种宏观环境下,资金更倾向于流向比特币等"安全资产",以太坊作为风险资产的估值扩张受到压制。

价值重估的三大催化剂:技术、监管与应用共振

技术突破:Pectra升级重构性能边界

即将实施的Pectra升级将成为技术端的核心催化剂。该升级不仅实现账户抽象化(AA)标准化,降低用户进入门槛,还将通过Layer3架构支持和ZK-Rollups吞吐量提升400%,进一步巩固以太坊在Layer2生态的主导地位。,坎昆升级后的Layer2生态已展现爆发潜力,Arbitrum TVL突破500亿美元(2025Q2数据),而EIP-4844已将单笔交易成本降至0.001美元级别,这些技术改进正逐步转化为用户增长和生态繁荣。

监管拐点:全球合规框架成型

监管环境的改善为资金入场扫清障碍。2025年7月1日,欧盟MiCA法案正式实施,为以太坊等加密资产提供明确的监管框架;美国方面,高盛报告预测现货ETH ETF通过概率升至78%,若SEC在Q3完成重审并批准,预计将带来超200亿美元的传统资金流入。此外,ETH质押年化收益稳定在4-6%,高于比特币1.5倍,这种"收益+增长"的双重属性,在合规化背景下对机构资金的吸引力将显著提升。

应用创新:DeFi与NFT-Fi双轮驱动

应用层的爆发为价值重估提供基本面支撑。DeFi领域,以太坊生态TVL环比增长23%至1800亿美元(CoinMarketCap数据);NFT-Fi市场更呈现指数级增长,交易量激增500%达日均2.3亿美元规模。这些数据表明,以太坊生态正从单纯的"基础设施"向"价值创造平台"演进,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使估值逻辑从"流量估值"转向"价值捕获能力估值",为市盈率修复提供空间。

风险与关键节点:重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价值重估并非坦途,两大风险需重点关注。竞争格局方面,Solana生态TVL突破1200亿,日均交易量超ETH 3倍,模块化区块链Celestia融资额达4.2亿美元,对以太坊的市场份额构成挑战;政策层面,G20国家对PoS征税政策尚未统一,中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测试进度加快,可能影响全球加密资产的竞争格局。

从时间节点看,8月坎昆开发者大会将披露Pectra升级的具体时间表,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可能释放更多降息信号,这两大事件将成为验证技术落地能力与宏观流动性的关键窗口。若技术进展超预期且流动性环境改善,以太坊估值有望向历史中位数回归(P/E低于历史中位数),实现价值重估。

image.png

结论:低估与机遇并存,催化共振下的价值修复

以太坊12.3倍的市盈率,与其技术领先性、生态繁荣度和监管合规化进程形成明显错配,这种低估状态是市场认知滞后与宏观周期叠加的结果。随着Pectra升级落地、监管框架完善和应用生态扩张,多重催化剂的共振效应将逐步显现。尽管竞争与政策风险仍需警惕,但在估值安全边际(NVT处于历史低位)和成长逻辑(Layer2爆发、应用创新)支撑下,以太坊具备价值重估的坚实基础。对于投资者而言,密切跟踪技术落地进度与宏观流动性变化,将是把握这一修复过程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