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以太研报 > 正文

四家上市公司押注以太坊生钱新玩法,比特币储备模式受挑战

随着比特币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储备资产选择,一种新的趋势正在悄然兴起。以Michael Saylor及其创立的微策略公司(MicroStrategy)为代表,企业通过金融工具大规模配置比特币作为资金储备的策略,已被超过50家公司效仿。然而,一批眼光独到的上市公司开始转向另一种加密货币——以太坊,并不仅仅将其视为资产储备,而是深度融入其经济生态。

与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定位不同,以太坊凭借其可编程性与生息能力,提供了质押收益和DeFi(去中心化金融)等额外价值。这一转变不仅涉及资产配置,更反映了企业对区块链经济参与方式的重新思考。

本文将聚焦四家美国上市公司——SharpLink Gaming、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it Digital和GameSquare,分析它们如何通过股权融资、业务转型和链上部署,将以太坊整合进企业财务战略。我们从行业背景切入,解析这些公司选择以太坊的背后逻辑,并建立分析框架,探讨其“生产性资本”模式对市场及以太坊生态的潜在影响。

黑马突围:这家博彩公司如何成为以太坊储备冠军?

SharpLink Gaming(纳斯达克代码:SBET)原本是一家专注于体育博彩和互动游戏服务的科技公司,如今却成为持有以太坊储备最多的上市公司。该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包括一笔4.25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和后续的市价发行,迅速积累了超过21.5万枚以太坊。

image.png

这一战略转型不仅体现了公司对以太坊未来收益能力的信心,也展示了其从传统业务向数字资产储备模式转型的决心与执行力。

在融资过程中,SharpLink采用了股权稀释策略,通过发行新股来筹集资金,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现有股东权益,但为公司快速建立大规模以太坊储备提供了必要资本。全部以太坊储备均被用于质押,自6月初启动质押计划以来已累计获得322枚以太坊奖励。这一做法不仅为公司带来收益回报,还直接支持以太坊网络安全与稳定,形成企业资本与协议健康发展间的正向协同。

SharpLink的案例表明,通过股权融资和积极资产配置,企业可在短时间内转型为以以太坊为核心资金储备模式,同时利用质押机制创造持续收益流。

矿场巨头转身记:从比特币挖矿到以太坊生态共建者

BitMine用2.5亿美元融资换来8万枚ETH的战略布局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股票代码:BMNR)是总部位于拉斯维加斯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业务涵盖工业级比特币矿场运营、浸没式冷却硬件销售及低能源成本地区第三方挖矿设备托管服务。

image.png

2025年6月30日,公司通过私募发行5560万股股票(每股定价4.50美元)成功筹集约2.5亿美元资金。这笔融资被明确用于扩充以太坊储备,通过公开市场购入新增约81,380枚以太坊,使其总持有量突破163,000枚。

为支撑这一储备积累,BitMine稀释后股本扩大至5600多万股,增幅约达13倍。如此规模的股权稀释凸显大规模以太坊储备策略实施所需的资本密集特性,也反映公开市场积累以太坊的高资金门槛。

浸没式冷却技术与质押节点的双向赋能潜力

作为原比特币挖矿基础设施服务商,BitMine核心技术优势在于浸没式冷却解决方案,该技术专为高效冷却高功耗挖矿设备设计,可降低运营成本并延长设备寿命。尽管公司尚未披露是否将该技术直接应用于以太坊质押节点,但硬件散热与能源优化领域积累的技术能力,理论上可为大规模以太坊验证节点运营提供底层支持,实现技术能力双向赋能。

截至目前,BitMine尚未公开确认是否将以太坊储备用于主动质押或其他链上应用部署,这与SharpLink等全面质押策略形成对比,显示其在以太坊生态参与方式上仍处初级阶段。

Tom Lee加盟带来的加密战略升级

完成2.5亿美元私募融资同时,BitMine宣布重要人事变动:Fundstrat联合创始人、知名加密分析师Tom Lee加入公司董事会并担任主席职务。Tom Lee以深入市场洞察和战略建议著称,其加盟为BitMine扩大以太坊配置规模增添资深专家指导力量。这一任命不仅提升公司战略决策能力,也向市场传递BitMine对加密领域长期承诺的信号。

Tom Lee加入预计将帮助BitMine更有效导航以太坊生态系统,优化资金储备策略,并可能在未来探索更多元化加密资产部署方式。其行业影响力亦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支持公司股价在大规模股权稀释后保持相对稳定。

清仓比特币后,这家老牌矿商如何押注以太坊?

Bit Digital出售280BTC换取10万ETH的资产置换逻辑

作为成立于2015年的老牌比特币矿企,Bit Digital在2025年6月做出重大战略调整。公司通过全额包销公开增发筹集约1.72亿美元资金,同时出售持有的280枚比特币,将两部分资金合并后全面转向以太坊投资,累计购入约100,603枚ETH。

image.png

这一资产置换决策核心逻辑在于:公司认为以太坊不仅可作为储备资产,更能通过质押等机制产生持续收益,相比比特币被动保值模式具有更高财务吸引力。

从北美矿场到DeFi收益的业务重心转移

Bit Digital原在美国、加拿大和冰岛运营工业级比特币矿场,如今业务重心正发生明显转移。在首席执行官Sam Tabar带领下,公司从传统矿场运营转向以太坊质押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收益模式。这一转型不仅涉及资产配置变化,更代表整体商业模式重塑——从重资产硬件挖矿转向轻资产链上金融协议参与。

3.2%年化质押收益率与传统矿业的效益对比

根据公司披露数据,截至2025年,Bit Digital持有的24,434枚以太坊中,21,568枚处于主动质押状态,2024年实现平均年化收益率3.2%。这一收益率虽看似不高,但相比传统比特币挖矿具有显著优势:无需承担高昂电力成本与设备折旧,不受矿机迭代升级压力,且收益相对稳定可预测。尽管公司尚未披露转型后具体质押规模和预期收益,但从历史操作模式看,以太坊质押收益仍将是核心策略方向。

游戏媒体跨界玩金融:以太坊如何赋能Z世代营销?

GameSquare Holdings(纳斯达克代码:GAME)是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游戏媒体集团,专注为Z世代玩家打造创作者主导营销内容,旗下拥有FaZe Clan、Stream Hatchet、GCN等品牌。2025年7月,公司通过后续股权发行筹集约800万美元,并与加密公司Dialectic合作推出以太坊资金储备计划,该计划最多可配置1亿美元以太坊,目标收益率8%至14%。

image.png

作为数字资产储备战略一部分,GameSquare已完成首次以太坊购买,购入价值500万美元以太币。

此举标志公司正式涉足加密储备领域,旨在实现资产多元化并为长期创新提供支撑。

GameSquare转向以太坊资金储备策略,是核心游戏媒体业务外的大胆拓展。通过与Dialectic合作并借助其Medici平台,计划将资金投入DeFi领域以实现8%-14%回报(远超标准以太坊质押3%-4%收益率)。若策略顺利实施,将通过提升关键DeFi协议流动性、丰富验证者参与结构,直接助力以太坊生态稳定发展。企业资本积极参与也将进一步夯实DeFi基础设施根基。

解密以太坊集中度:每股到底值多少ETH?

以太坊集中度是评估上市公司以太坊储备敞口的关键指标,由SharpLink Gaming提出,以"每1000股稀释后流通股对应的以太坊持有量"为核心计算方式。该指标已考虑认股权证、股票期权及可转换工具等所有潜在稀释因素,数据来源包括公司直接披露、SEC文件及金融数据库,确保横向比较准确性。

image.png

在四家主要公司中,SharpLink以每千股215枚ETH持有量占据行业标杆地位,其通过大规模股权融资快速积累以太坊储备的模式成为参考标准。相比之下,BitMine、Bit Digital和GameSquare集中度各有差异,反映不同融资策略和股权结构对每股ETH价值的影响。

股权稀释风险与市场溢价存在明显关联。大规模融资(如PIPE和ATM发行)会导致股本快速扩张,短期内可能对股价形成压力。例如,BitMine融资后稀释后股本增长约13倍,而SharpLink结合PIPE与ATM的融资方式也带来持续性稀释压力。相反,采用传统公开发行模式的Bit Digital和GameSquare稀释风险相对可控。投资者需关注稀释程度与以太坊实际持有量平衡,以理性评估市场溢价合理性。

市值溢价背后的博弈:ETH储备价值几何?

投资者对以太坊储备策略的认可程度,直观体现在各公司市值溢价上。通过对比公司市值与其以太坊持有量账面价值(按每枚2600美元成本计算),可清晰看到市场预期分化。

image.png

GameSquare以约13.8倍溢价位居榜首,反映市场对其早期布局以太坊储备战略的高度乐观。这种溢价表明投资者对其未来收益能力估值已远超基础以太坊资产实际价值。BitMine在完成2.5亿美元融资后溢价约为5倍,显示市场对其质押收益与股权稀释风险的平衡评估。相比之下,Bit Digital和SharpLink溢价更为保守,体现市场对其策略预期相对克制。

需要警惕的是,过高溢价在以太坊价格大幅回调时可能加剧下行风险.这种估值差异本质反映市场对各公司战略灵活性和收益创造能力的不同判断,也凸显以太坊储备模式与传统比特币储备模式的价值认知差异。

生钱VS存钱:以太坊与比特币储备模式终极PK

以太坊储备策略兴起标志上市公司加密货币储备模式的重要演变。与比特币"数字黄金"被动保值模式不同,以太坊凭借可编程性与生息能力,提供质押收益和DeFi等额外价值,展现更强资产增值能力。

在收益模式上,以太坊通过质押可直接获得协议原生3%-5%年化收益,而比特币本身不产生任何收益,仅依赖市场价格上涨。SharpLink和BitMine已承诺将全部以太坊持仓用于质押,GameSquare则通过与Dialectic合作,采用复杂DeFi策略追求8%-14%风险调整后收益。这种"生息以太坊"模式使企业资金管理从单纯依赖资产价格上涨,转向通过主动操作实现资产负债表增长。

更重要的是,以太坊储备策略引入"生产性资本"概念。通过质押以太坊,企业不仅获得收益,还直接为以太坊网络安全性与稳定性贡献力量。企业持有的以太坊质押量越高,网络验证者生态越稳定。截至7月,以太坊质押量已达历史峰值,超过3500万枚,占总供应量30%以上,这些企业参与是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

image.png

此外,像GameSquare通过Dialectic推进的收益增强策略,将以太坊储备投入借贷流动性提供和再质押等DeFi基础业务,不仅能放大潜在回报,还能通过提升流动性、吸引机构参与,强化以太坊核心协议生态根基。

在融资结构上,这四家以太坊储备公司完全通过股权发行为储备融资,避免可转换债券和杠杆带来的风险。与许多比特币储备公司依赖高杠杆融资不同,这种股权融资模式无需承担债务到期压力、利息支付义务,即便市场下行也不存在违约风险,大幅降低系统性脆弱性。

谁在裸泳?股权稀释风险全景透视

PIPE融资对BitMine的短期冲击预警

BitMine通过私募股权投资(PIPE)方式发行5560万股股票,筹集约2.5亿美元资金用于购买以太坊。这种大规模股权融资导致稀释后股本激增至5600多万股,增幅高达13倍。PIPE交易通常会对股价造成即时压力,并显著稀释现有股东权益比例,使BitMine短期内面临较高市场波动风险。

image.png

SharpLink ATM发行带来的持续性压力

SharpLink采用私募股权投资与市价发行(ATM)结合的融资模式,在快速积累21.5万枚以太坊同时,也带来持续股权稀释压力。ATM发行允许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增发股票,虽提供资金筹集便利性,但也会对股价形成持续增量抛压,导致股东权益被逐步稀释。

Bit Digital透明增发模式的风控优势

相比之下,Bit Digital通过传统公开发行方式筹集1.72亿美元资金,并结合比特币出售所得转换为以太坊储备。这种透明化股权融资方式使稀释情况清晰可控,市场能够准确预估新增股票数量,降低不可预期的股权稀释风险,为投资者提供更好风险可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