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endle生态系统中,Boros作为一个创新性的链上协议,于2025年8月6日正式推出,专注于将永续合约的资金费率转化为可交易的收益工具。这一平台旨在解决永续合约交易中资金费率波动过大的核心问题,为DeFi用户和协议提供更稳定的收益管理方案。

永续合约作为一种没有到期日的衍生品,依靠资金费率机制来维持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的锚定。当合约价格偏离现货价格时,资金费率会促使多头或空头支付费用,从而推动价格回归。然而,这种机制导致了资金费率的剧烈波动,给交易者和协议带来了显著的不确定性。以Ethena的USDe稳定币为例,其收益主要来自永续合约的空头头寸,但当资金费率转为负值时,原本的收益来源反而变成了成本负担。
Boros平台通过引入"Yield Units"(YU)的概念,将未来资金费率收益打包成可交易资产,并允许用户基于对市场利率走势的判断进行多空操作。这一创新不仅为个人交易者提供了对冲工具,也为像Ethena这样的协议提供了稳定收益的新途径。
本文将详细解析Boros平台的技术原理,包括Yield Units的设计机制、隐含利率与实际利率的置换逻辑,以及平台在多头成本锁定、协议收益稳定和Delta中性套利等场景下的实际应用。通过深入了解这一创新工具,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把握DeFi利率市场的新机遇。
Boros魔法盒:把波动费率变成可交易的「利率期货」
解密Yield Units(YU)资产化设计原理
Boros的核心创新在于将永续合约资金费率转化为可交易资产Yield Units(YU)。比如5 YU-ETHUSDT-Binance代表Binance上5 ETH规模的ETHUSDT永续合约未来一段时间的资金费率收益权。与传统永续合约不同,YU设有到期日,到期结算后价值归零。这种设计让原本不可预测的资金费率波动变成了标准化的交易标的。
对比传统期货与YU的到期日差异
传统期货通过到期日机制实现价格收敛,而永续合约依赖资金费率调节。YU巧妙结合了两者特点:底层资产仍是永续合约,但通过设置到期日将浮动费率"打包"成固定期限产品。这种混合结构既保留了永续合约的灵活性,又获得了期货产品的确定性。
解析隐含利率与实际利率的置换逻辑
YU交易涉及两个关键利率:
- 隐含年化利率(Implied APR):市场定价形成的固定利率
- 底层实际利率(Underlying APR):永续合约实际产生的浮动费率
交易本质是用固定利率置换浮动利率:当预期实际利率高于隐含利率时做多(Long Rate),支付固定成本获取浮动收益;预期相反时做空(Short Rate),收取固定收益承担浮动支出。这种机制让资金费率从被动承受的成本变为主动管理的工具。
利率博弈场:如何用Boros玩转资金费率涨跌?
Long Rate策略:支付固定利率换取浮动收益的多头对冲
当交易者预期未来资金费率(Underlying APR)将高于市场定价(Implied APR)时,可以采用Long Rate策略。具体操作是:在Boros平台支付一个固定的Implied APR,换取未来浮动的资金费率收益。这相当于用已知的较低成本,博取可能更高的浮动收益。如果预测准确,当实际资金费率高于锁定的固定利率时,交易者就能获得利差收益。该策略特别适合牛市行情中,帮助多头交易者将不确定的浮动费率成本转化为固定支出。
Short Rate策略:收取固定利率承担浮动支付的空头套保
相反地,Short Rate策略适用于预期资金费率将走低的场景。交易者通过收取固定的Implied APR,同时承诺支付未来的浮动费率。当实际资金费率低于锁定的固定利率时,交易者就能赚取中间的差额。这种策略为类似Ethena这样的协议提供了理想的对冲工具——它们可以通过锁定固定收益,来规避资金费率转负带来的风险。
展示多空双向交易的损益计算模型
Boros平台本质上构建了一个利率互换市场:
- Long Rate方支付固定利率(Implied APR),获得浮动收益(Underlying APR)
- Short Rate方收取固定利率(Implied APR),支付浮动费用(Underlying APR)
损益计算遵循简单公式:
- 多头收益 = Underlying APR - Implied APR
- 空头收益 = Implied APR - Underlying APR
这种双向交易机制让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各自预期,灵活选择做多或做空资金费率,实现对冲或套利目的。
三大实战场景:从散户到协议的风控革命
多头成本锁定:牛市中将浮动费率转为固定支出
当市场处于牛市行情时,永续合约多头虽然享受价格上涨的收益,但持续上涨的资金费率会不断侵蚀利润。通过Boros平台的Long Rate策略,投资者可以支付一个固定利率(Implied APR),换取浮动利率(Underlying APR)收益。这相当于将原本波动的资金费率支出锁定为固定成本,有效对冲了费率持续上升的风险,让牛市中的多头持仓更具确定性。
Ethena收益护航:用Short Rate对冲负费率风险
对于依赖资金费率收益的Delta中性策略(如Ethena的USDe),Boros提供了关键的风险管理工具。通过Short Rate策略,协议可以将波动的资金费率收入置换为固定收益。当市场出现极端情况导致资金费率转负时,Short Rate头寸产生的收益可以抵消实际支付的负费率,避免收益悬崖。这种机制减少了协议对保险基金和代币激励的依赖,显著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Delta中性套利:链上组合实现期货式收益锁定
传统期货市场中的"现货+期货"套利策略在链上难以实现,因为永续合约缺乏到期日机制。Boros通过Short Rate功能解决了这个问题:套利者可以在做多现货、做空永续合约的同时,将波动的资金费率收入锁定为固定收益。这使得链上也能构建类似传统期货市场的确定性套利策略,为DeFi市场吸引更多稳健资金。
生态重构:Boros如何改写DeFi利率游戏规则
Pendle从固定收益到衍生品利率的生态扩张
Boros的推出标志着Pendle完成了从DeFi固定收益协议向加密衍生品利率市场的战略跨越。这个创新模块填补了链上资金费率交易工具的空白,使Pendle成为首个同时覆盖借贷利率、质押收益等固定收益产品和永续合约浮动利率的完整利率平台。正如Pendle联合创始人TN Lee所言,这解决了长期困扰市场的资金费率风险对冲难题。
为PENDLE代币开辟新收益流
通过引入资金费率交易市场,Boros为Pendle协议创造了全新的手续费收入来源。这不仅丰富了PENDLE代币持有者的收益渠道,也为代币价格提供了更坚实的价值支撑。更重要的是,这一创新进一步巩固了Pendle在DeFi利率市场的核心地位,使其从单纯的收益分拆平台升级为全方位的利率产品交易中心。
降低永续合约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影响
Boros的出现为整个DeFi衍生品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风险管理工具。交易者和协议现在可以通过固定-浮动利率互换来对冲资金费率波动,这种传统金融市场常见的对冲方式首次在链上实现。这种创新将显著降低永续合约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吸引更多机构资金和稳健投资者参与链上衍生品交易,推动整个DeFi生态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未来进化论:利率市场的星辰大海
Boros平台采取了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设置1000万美元的持仓上限和1.2倍杠杆限制,同时仅支持Binance上的BTC和ETH永续合约品种。这些保守的参数设置确保了系统在初期阶段的稳健运行。
展望未来,随着系统成熟度的提升,团队计划逐步扩展支持的资产范围,包括SOL、BNB等主流加密资产,并计划接入更多衍生品交易平台如Hyperliquid和Bybit。这将大幅提升产品的覆盖面和流动性。

Boros的终极愿景是实现"任何收益皆可交易"的金融民主化目标。通过将永续合约资金费率这类重要但波动的收益流转化为标准化、可交易的利率产品,Boros正在推动加密金融向传统金融市场的成熟度靠拢。这一创新不仅为专业交易者提供了更多策略工具,也为整个DeFi生态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